民盟华南师大“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
给读写困难症孩子的一份礼物——读写工具包 PDF 打印 E-mail
作者:小蜜蜂   
2021-05-11 00:00

      2021年5月11日,广州图书馆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教学与讨论活动。为了更好地帮助社会中存在的读写困难症儿童,在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束漫教授的安排下,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志愿者们和广州图书馆招建平主任、方筱盈馆员一起,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读写困难实践活动,并学习了如何使用读写服务工具包来更好地为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

      活动伊始,方筱盈老师与研究生志愿者们讨论了广州图书馆在接下来所举办的为读写困难症儿童服务的实践活动与伴读活动。首先,方老师向志愿者们详细介绍了读写实践课的活动方案以及相关活动流程,研究生志愿者们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建议。对于未来开展的活动,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和干劲。在活动的设计阶段,研究生志愿者们和方老师充分沟通,努力设计出适合读写困难症儿童实际情况的活动方案。此外,束漫教授还邀请了来自上海的专业测评团队,在未来将会为广州图书馆的馆员和研究生志愿者进行专业的读写能力测评培训,让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加科学、有效地为儿童服务。

      然后,研究生志愿者们与束漫教授一起,进行了新版读写工具包——“乐写乐读”的学习。新版的读写工具包是由广州增城区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研发,它在旧版读写工具包的基础上,增加了视频教程,使用者只需要扫描读写工具包上印刷的二维码就可以进行学习。

      公共图书馆作为普及和推广阅读的最佳场所,有义务为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而努力,帮助“弱阅读”群体进行阅读活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帮助读写困难症的儿童突破读写困难的藩篱,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是每一个公共图书馆应该去践行的使命。

 
关注读写困难儿童,我们一直在路上 PDF 打印 E-mail
作者:小蜜蜂   
2021-04-12 00:00

        为推进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总体服务水平的提升,2021年4月12日,受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束漫教授的邀请,来自广州健知教育的翁伟生老师和来自上海的肖敏老师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了一天的分享交流活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东莞图书馆、顺德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的业务骨干和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的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分享交流会。

        本次交流分享会分成上午、下午两个时间段。在上午的分享交流会上,翁老师首先通过认字游戏,让大家感受读写困难儿童所看到的世界,使大家对读写困难儿童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体会。然后,翁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普通人阅读和加工文字时的语音通路,并且与读写困难儿童做了对比。结果表明,一个人之所以会有读写困难,是因为大脑的字形和字音转化功能比较薄弱。同时,翁老师还告诉大家,每一个读写困难儿童都存在差异,其读写困难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并提醒在场的各位业务骨干,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读写困难的儿童,希望大家都能够有耐心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此外,翁老师还指出,“语言是先天的能力,阅读是后天的能力。读写困难儿童作为弱阅读者,是一种先天的能力失调。”这部分儿童的特点可以归纳为“明显困难、心智正常、有教有学”,即他们是心理和智力发育正常的、存在读写困难情况的儿童,要让他们在老师的辅导下进行学习。在对这部分儿童进行了基本的筛查评估后,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辅导训练,以提高他们在语音加工、语音辨识、语音记忆和音形转换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翁老师也为公共图书馆帮助读写困难儿童服务提出了策略,主要包括:在练习中提供指导并接受反馈,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提供个性化的训练内容等。最后,在翁老师有趣的小游戏中结束了上午的分享交流会。

        在下午的分享交流会上,来自上海的肖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少年儿童阅读潜能早期发现与提升”的主题分享,介绍了提升儿童阅读素养的“上海经验”——通过组成协同研究共同体的方式展开对读写困难的宣传,引入学校的加入共同参与阅读潜能开发的实践研究。同时运用技术辅助手段,将相关评价量表融入游戏,利用现代化设备进行调研评估。上海的实践经验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视角。在提问交流环节中,部分公共图书馆的业务骨干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肖老师和束漫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

        在分享交流会的最后,肖老师和束漫教授都提出,希望社会大众广泛关注读写困难儿童,以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并且她们认为,目前可以先联合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和教育系统,让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推进和开展读写困难儿童的服务,此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束漫教授认为,一个读写困难的儿童会直接影响一个家庭。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面对读写困难,公共图书馆要谋定而后动,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职能,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阅读的权益,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阅读的乐趣。

       

 
2021年上半年民盟华南师范大学“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主要工作 PDF 打印 E-mail
作者:小蜜蜂   
2021-07-24 08:58

        读写困难症(dyslexia)又称读写障碍症、阅读障碍症、失读症,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困难,源于脑神经生理原因,与智力因素、学习环境不良、学习经验不足无关。其特点是难以流利或准确地识别、拼读和理解文字,还伴随着注意力、协调性较差等症状(国际读写困难症协会)。读写困难症无处不在。根据调查显示,全世界大约9%-12%的人有读写困难症,其中2%-4%受其影响较为严重(欧洲读写困难症协会)。但是,在我国99%的人并不了解读写困难症。

        “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从2009年建立以来,坚持致力于开展阅读推广与公益助学活动。2021年上半年,束漫教授带领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部分研究生广泛学习读写困难症相关知识,并设计了宣传读写困难症相关知识的易拉宝、宣传单页和折页。在进一步了解45所小蜜蜂图书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2021年3月,“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先后向33所“小蜜蜂图书馆”各捐赠了9本与读写困难症相关的书籍,共297册。并于2021年5月,再次为这33所学校寄出与读写困难症相关的宣传资料,包括2680张宣传单页和9130张折页,以帮助更多的老师、家长和孩子了解读写困难症,为孩子们的学习助航。

表1  9本读写困难症相关书籍

图1 读写困难症易拉宝

 

图2 读写困难症宣传单页

 

图3 读写困难症宣传折页1

 

图4 读写困难症宣传折页2

最后更新于: 2021-07-24 11:27
 
面对读写困难儿童,我们一直在行动 PDF 打印 E-mail
作者:小蜜蜂   
2021-03-04 00:00

      为了推动公共图书馆开展读写困难儿童服务,2021年3月4日,受华南师范大学束漫教授邀请,广州市增城区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邵白菊老师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了关于“读写服务工具包”的实操教学,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东莞图书馆、顺德图书馆等图书馆的馆员们参加了此次学习活动。

      在活动开始之前,邵老师首先对读写困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让学员们了解读写困难人士的脑部结构、认字特征、书写特征等,并且告诉大家,适当的干预对读写困难者具有很大的益处。同时,对增城乐众社工读写困难项目支持计划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邵老师指出,他们从2013年开始关注读写困难儿童,随后开始采用“个别训练”与“小组训练”结合的方式对读写困难儿童进行感统训练以及其他形式的训练,以提高读写困难儿童对于文字的感知能力,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在实操讲解“读写服务工具包”时,邵老师首先进行了“找朋友”的热身活动以吸引学员们的兴趣。邵老师将学员分成两部分,一半人在气球上写“部首”,如“木”,一半人在气球上写“部件”,如“对”,两队学员相望而立,手拍气球向前走,彼此相遇,部首与部件组成一个汉字,则找到了正确的朋友,若在相遇过程中气球落地,则该学员游戏失败。此游戏主要锻炼小朋友的专注力和手脑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学习汉字的组合。

      随后,邵老师对“读写服务工具包”中具体的卡片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包括词性卡、部首卡、胶片字卡、积木字、句子卡等。在介绍的过程中,积极邀请学员参与到具体的实操中,与学员进行互动,以加深学员对于“读写服务工具包”具体使用方法的认识。

      邵老师讲解完六种卡片之后,吴翠红副馆长、李慧敏副馆长对此次活动致词。吴馆长指出,少儿图书馆服务的主体虽然是普通的小朋友,但正如习总书记对待“脱贫攻坚”的态度一样,公共图书馆对读者的态度也应该是“全民阅读,一个都不能少”,并指出图书馆要更加重视对于特殊群体的服务,努力实现服务的均等化。李馆长也提出在为特殊人群服务上,图书馆人也要做出自己的贡献。随后,为感谢增城乐众社工对于读写困难儿童的关注,民盟华南师大委员会为其颁发“感谢状”。

      增城乐众社工“读写服务工具包”中除了包含一系列的卡片,还包括了一些识字、记忆的方法说明及结合卡片的游戏工具,如 “部件识字法”“集中识字法”“比一比”“扫雷”等。通过这些小游戏,一方面,可以用有趣的游戏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孩子们愿意参与到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及手眼结合的能力,使其更加了解汉字构造,同时加深对所学汉字的记忆和词语、句子的理解程度,从而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

      在课程最后,学员们积极发问,对“读写服务工具包”展现出浓厚的兴趣,也结合本馆的实践,对读写困难服务的未来抱有美好的愿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员蔡嘉玲对“读写服务工具包”的适用范围进行了提问,邵老师进行了悉心的解答;顺德图书馆馆员江杏灵表示在顺德教育局的推动下,顺德图书馆对于读写困难等特殊人群服务将会更加有信心;东莞图书馆馆员郑文君依据以往服务读写困难人群的实践经验,对读写困难人群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最后,束漫教授结合自己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图书馆为阅读障碍症人群服务的理论、方法与对策研究”的经验,对读写困难未来的发展给出自己的建议。正如束漫教授所说,在公共服务中,我们需要改变思维,万事开头难,随着教育界、图书馆界等对读写困难的关注日益增多,读写困难实践的日益丰富,在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相互合作下,读写困难人群将得到更多的帮助。公共图书馆联合起来为读写困难儿童服务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可行性。

 
2020年民盟华南师范大学“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主要工作 PDF 打印 E-mail
作者:小蜜蜂   
2021-02-26 08:34

2020年民盟华南师范大学“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主要工作

        “小蜜蜂乡村阅读公益助学中心”从2009年建立以来,致力于开展阅读推广与公益助学活动,为我国贫困、边远地区的乡村小学建设小蜜蜂图书馆。在这不平凡的2020年,“小蜜蜂”也继续砥砺前行,继续开展着捐助图书和文体用品的活动,为学校的学生们送去了大量的图书文具和体育器材等,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与此同时,还进行了回访活动,前往丹霞学校进行图书捐赠和讲座交流等助学活动。

        一、图书捐助活动

        2020年,“小蜜蜂”在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龙围小学和门等小学新增两所“小蜜蜂图书馆”,并在收集45所小学普通读物与绘本读物需求的基础上,为45所小学配送图书4109册。至此,广东省内17所“小蜜蜂图书馆”全部达到人均藏书20册以上,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中小学图书馆藏书标准。捐助情况详见表1。

表1 小蜜蜂2020年图书捐助表单

 

        二、文体用品捐助活动

        2020年12月1日,“小蜜蜂”向罗定市都门片中心小学捐赠体育器材一批,具体包括:毽子10组共100只,羽毛球拍20副,羽毛球10组共120只,乒乓球拍20副,乒乓球5组共500只,篮球20个,呼啦圈40个,坐位体前屈训练器5套,磁铁磁力象棋18副,跳绳90根,合金跳高架7个。

2020年12月15日,“小蜜蜂”再次向罗定市都门片中心小学捐赠体育器材一批,具体包括:毽子26组共260只,羽毛球拍50副,羽毛球30组共360只,乒乓球拍45副,乒乓球17组共1700只,篮球30个,呼啦圈170个,坐位体前屈训练器20套,磁铁磁力象棋33副,跳绳210根,合金跳高架9个,记分牌2个,计时器5个,跳高大垫3张。

 

        三、线上阅读推广活动

        2020年,以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形式拉开序幕,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肆虐而来。在全民抗“疫”期间,“小蜜蜂”也组建了“小蜜蜂图书馆线上分享群”,为所有“小蜜蜂图书馆”负责人转发好书好文,推送的信息类型涵盖了儿童绘本书单,线上阅读活动,亲子教育知识等,进而向学生们传递温暖。据统计,2020年“小蜜蜂图书馆线上分享群”转发推送一千六百多条。

 

        四、回访活动

        1、广西恭城行

        2020年11月,束漫教授带领8名学生,前往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参观恭城瑶族自治县图书馆,了解当地阅读服务开展情况,并为广西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龙围小学和门等小学捐赠了一批文具。

图1 恭城瑶族自治县图书馆前合影

 

        2、民盟华师丹霞学校助学记

        2020年12月12日,民盟华师的18名老师和省民盟及其他学校的老师一起前往丹霞学校进行图书捐赠和讲座交流活动。老师们抵达学校后,马上把之前准备好的530册图书资料捐赠给丹霞学校,随后举行了丹霞学校小蜜蜂图书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结束后,束漫教授为丹霞学校的老师们进行《关注差异儿童,挖掘学习潜能—以读写困难儿童为例》的讲座。13号老师们走访了夏富村,并前往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通过这次助学活动,大家对于偏远山区的教育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偏僻山区的留守儿童占到三分之一以上,学生的家庭教育存在较大的问题,学校教师的负担比较重,责任也很大。

 

图2 回访丹霞小学

图3 回访夏富村小学

最后更新于: 2021-02-27 22:12
 


第2页(共6页)